我的大学读后感(精选15篇)

更新时间:2023-06-07 22:17:31
我的大学读后感(精选15篇)

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,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,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,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。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,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大学读后感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我的大学读后感1

有志者,事竟成,那无志者呢?今天,我读了《我的苦难,我的大学》这篇小说,使我对“志”的理解更近了一步。

这篇小说主要写了:主人公赵丽萍从一个农村小丫头,立志要打拼,结果步步高升,成为打工妹,技术员,编辑最后小有名气。

如果说人生是一条路,那么苦难便是这条路上的坎;如果说人生是一袋面,那么苦难便是一个筛子;如果说人生是一条通向成功的大道,那么苦难就是通向成功路的奠基石、

到这里,我不由想起了模范共青团员刘玲。刘玲是北京五十五中的学生,七年前,她患了骨癌,左腿胫骨被烤成“木炭”,钻心的疼痛是她夜不成寐,但她仍乐观向上。她趁同学们不在时为大家做贡献。老师同学心疼她,但她仍然这样去做。住院时,她碰到一个病友,因无药可救而乱叫。她走过去,为那阿姨唱了支歌,歌声感动了不少的人,其中就包括那位阿姨。她自知自己已无法扭转病势,但仍手不离书,生怕丢了功课。

刘玲的事给我们大家都点亮了思维,难道穷人,乡下人。相貌不好的人就干不得大事业吗?比如我,脸上有粉刺,相貌不佳,可相貌不佳又怎样?我还不是活了14年,何况学习成绩也不错。从我小时候,心中就埋下了这样一颗种子:提升实力,让别人看得起自己,用实力挽回自己丢失的'尊严。而如今,我实现了,我在初一(2)班立足了,也成功挽回了自己在以前 ……此处隐藏9048个字……p>我的大学读后感15

《母亲,我的大学》这一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就是高尔基,他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,勤劳善良的母亲因为无法养活他,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他的童年。

母亲在小说开始被沉重的劳动与丈夫的暴打而变成了毫无反抗意识、含辛忍辱的人。丈夫去世后,儿子开始了革命,母亲也在儿子和同志们的感染下,渐渐地接受革命真理。“沼泽的戈比”事件后,母亲为了把儿子救出牢狱,承担了发传单的`工作。母亲渐渐明白了真理的力量,更乐于参加工作。儿子又一次被捕之后,她搬到城里,与革命党在一起从事献身于党的工作。她拿着传单穿梭于市镇乡村之间,不顾生命危险发印着儿子演说稿的传单,在被捕的时候高喊道:“血海是无法扑灭真理之火的。”这句话令我非常感动!

仅有16岁的高尔基背井离乡,到喀山去上大学。梦想破灭后,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奔波。住“大杂院”,卖苦力,同流浪汉接触,和形形色色的小市民、知识分子交往,进了一所天地广阔的社会大学。 在这所大学里,高尔基经历了精神发展的复杂道路,经受住多方面的生活考验,对人生的意义、对世界的复杂性进行了最初的探索。

我想那个任劳任怨,坚强,聪明能干又渴望知识的阿廖沙代表了一种人,一种品质。他们用常人没有的勇气和毅力去生活,在被黑暗笼罩的19世纪,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他们经过磨难后走向新生活,成为人们心中的典范。阿廖沙就是一个代表,他虽然身处社会的底层,但是他有丰富的知识,如果我是阿廖沙决对不可能像他一样勇敢面对生活,乐观向上,所以我要向他学习,做一个遇到困难沉着冷静不会就此退缩的人。

看了这本书,我有了很大的启发,我们都养尊处优,毫不知道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的。所以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多一点的社会实践,去体验一下生活。

《我的大学读后感(精选15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